公众号运营

明星作家跨界当导演捞票房,玩的是粉丝经济

  日期:2015-01-16   浏览数:51

粉丝经济成功案例数不胜数,从韩寒的《后会无期》、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的爆火,粉丝经济在电影行业里的价值得到了完美体现。罗辑思维的罗振宇曾总结过,互联网时代的成功前提是你拥有的粉丝量,做什么都容易起来。

畅销书作家张嘉佳即将跨界导演《摆渡人》的消息最近成为网络热点。消息传出,张嘉佳的粉丝们都在尖叫,而业内也对这部由王家卫监制、梁朝伟主演的电影也给予很高的票房期待。其实,这已经不是明星作家第一次跨界拍电影了,此前郭敬明、韩寒们也都纷纷“触电”,而他们的作品几乎都有着相同的命运——质量平平,票房惊人。

粉丝经济在电影行业里的价值

从投资背景来看,张嘉佳的《摆渡人》是阿里巴巴进军影业的“第一枪”。新成立的阿里巴巴影业集团CEO张强明确表示,选择这部电影的重要原因就是看中这几年作家跨界获得的巨大成功,而担当监制的王家卫则更是坦陈,让张嘉佳当导演是因为其有上千万读者。换句话说,作家当导演,市场看中的是作家身后的那群人,说白了就是粉丝经济在电影行业里的价值体现。

观众对粉丝电影并不陌生,早在杨幂拍摄《小岛惊魂》时,粉丝电影就已显现出惊人的市场竞争力。这部电影以几百万元的投资,居然赢得了近9000万元的票房。当然,粉丝电影最成功的还是郭敬明的《小时代》三部曲,超过10亿元的总票房成绩,甚至让电影的生态发生了改变——电影可以由非专业人士拍摄,甚至可以不是电影,《爸爸去哪儿》本是一部综艺大电影,但在粉丝簇拥下,取得令人咋舌的近7亿票房。

成功前提是你拥有的粉丝量

网络时代的知名作家已经不是书斋里的老夫子形象,而是有着“网络红人”标签的时代偶像,这无疑成为商业追逐的最好目标。比如郭敬明、韩寒等人除了写作,他们的生活、情感都被粉丝用来消费,在百度搜索、微博热度上,这些知名作家始终名列前茅,而几乎只要张嘉佳出现的签售现场都会吸引大批粉丝。

《罗辑思维》的主讲人罗振宇曾经总结过互联网时代的成功前提是你拥有的粉丝量。就像高晓松,没做《晓说》前,他拍摄的电影、写的书几乎无人知晓,可《晓说》给他带来了几百万的粉丝,于是,他的电影《同桌的你》豪取4亿票房,让人看到了粉丝电影的巨大号召力。

这同时也是粉丝电影带给我们的困惑:内容并不有多精彩,有的甚至是乏善可陈,但只要有粉丝,照样能玩得风生水起。但这样的粉丝产品,仅仅依靠偶像本人的号召力,其作品能持续多久令人质疑——

粉丝经济失败案例

2013年,台湾著名词作家方文山跨界当导演拍摄电影《听见下雨的声音》,有着周杰伦御用词人称号的加持,有着徐若瑄、释小龙等当红影星的加盟,但这部电影在内地票房惨败。从内容来看,影片几乎是方文山个人文艺情绪的总爆发,唯美的词曲、精致的画面,浓郁的中国风,似乎所有方文山符号都被放大,但电影作为一种工业化的产品,却是有着成熟的操作流程和创作规律的,“听见”一片除了故事单薄、情节简单外,档期选择不佳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而另一个失败的例子就是高晓松最新监制的《北回归线》,虽然《晓说》和《晓松奇谈》两档综艺脱口秀依然在为高晓松赚取点击率、博得眼球和增加粉丝,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该片在情节设置上的低幼,以至于票房口碑双双落败。

说到底,粉丝也好、影迷也罢,只是电影产业链条中的一环而已。成熟的电影工业,始终是以故事为导向,以剧本为核心的内容产品。一部电影的成功,是剧本、导演乃至整个团队合力完成的结晶,这是电影创作的普遍规律。而“跨界”电影作品往往像疾风骤雨般来了就走,这种“运动式”的热潮一过便往往销声匿迹,好比搅活水的鲶鱼,虽然可以让电影这潭深水泛起阵阵涟漪,但却很难成为市场的主体。

粉丝电影的确有着非凡的商业价值,但电影除了商品属性外,还是具有很高艺术属性的艺术品。纵观中国电影产业这几年的发展,虽然走过许多弯路,但真正为市场和观众所期待的还是一些专业电影人的诚意之作。因为专业电影人对于电影制作方方面面的理解,是依靠学识与经验积累起来的,这是无法用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虽然他们有的作品票房不佳,虽然有时会为了市场去迎合大众,但至少在电影技术、电影语言方面他们仍旧起到这个国家电影艺术的标杆作用。

据了解,王家卫在让出导演宝座的同时也表示,将用自己的经验为张嘉佳保驾护航,换一种说法,就是说王家卫乃至阿里影业不会真的让张嘉佳独自登场,包括此前郭敬明、韩寒等人当导演其实都有专业导演在一旁协助,这也间接说明,市场始终都没有真正相信仅仅带着一群人数众多的粉丝,作家们就能包打天下,在作家光环的背后,市场不仅看到了一群喧嚣的粉丝,还看到了他们玩票的本质。

粉丝电影是什么东西让它崛起?

粉丝电影”这个概念起始于2011年,及至2013年,为粉丝量身定制的电影更是屡创票房佳绩:年初,《快乐大本营之快乐到家》凭借这一品牌15年来积累下的粉丝基础,拿下1.2亿票房;4月,《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更是在赵薇粉丝与原著小说粉丝的合力下,狂揽7.1亿;到了暑期,郭敬明的两部《小时代》又在大批粉丝的簇拥下拿到近8亿票房。这些亮眼的票房成绩,足以体现“粉丝电影”巨大的商业价值。

足够庞大的粉丝数量,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足够多的票房收入。《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的电影项目,也正是这一前提下的产物。

尽管湖南卫视新闻发言人李浩说:“《爸爸去儿》这个电影的出发点,绝对不是将商业上的考虑放在首位,而是一次真人秀节目转化成品牌电影的尝试,希望给来不及看电视或者没有完整看完电视版的观众一次过瘾的欢乐体验。”但为粉丝服务,为粉丝拍电影,最终让粉丝乐意掏钱,至少是个合乎逻辑的商业决定。对片方来说,真正的问题是,究竟应该怎么为粉丝服务?什么样的电影才是粉丝真正乐于消费的产品?

粉丝型电影产品

为粉丝打造的电影,大抵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从粉丝出发,兼顾电影;一种是从电影出发,兼顾粉丝。前者的粉丝倾向浓重,后者则面向更广大的电影观众。

著名影评人周黎明曾尖锐批评《小时代》,随之引来了粉丝的“骂战”。他对记者说:“我当时对《小时代》最主要的批判是价值观,但实际上这部电影的叙事是不清楚的。电影用影像语言讲不清楚,但对粉丝来说,这不是瑕疵,不是问题,他们可以通过小说进行填充。我们不是粉丝,就跟不上。

他们跟你争吵的时候,人家觉得你应该看了小说再去看电影,我觉得这就是个不合理要求。如果一定要看过小说才去看电影,那这个电影就是小说的附属品了。”不过,对于粉丝来说,能够看到心爱的小说搬上大银幕,就已经是莫大的满足,也就足以形成消费动机,并构成稳健的消费关系。换言之,这样的电影,就是专门为粉丝而拍,也是专供粉丝娱乐的电影产品,非粉丝们最多跟着看个热闹。

粉丝撬动市场

单纯凭借粉丝,能不能撑起电影的巨额票房?这是针对粉丝电影普遍存在的疑问。

《小时代》的票房是4.8亿,同样班底、同样质地的《小时代2》就滑落到2.9亿。对此,周黎明说:“《小时代》两部之间的落差,反映出第一部可能有很多人不是粉丝,而是因为别的原因去看了,第二部可能粉丝占的比例更高。以后有第三部、第四部,可能就剩下铁杆粉丝了。”但对于电影这种快消品来说,粉丝群体在影片上映之初的造势功能与舆论导向功能,很大程度上能够为影片争取到更多的排片,场次增多也便意味着票房增多。

导演刘晶表示:“粉丝的效益更多的是它在前期的撬动作用,因为后面票房的增长,肯定不是靠粉丝的。粉丝一定会参加首映,但是首映完了,他们的热度也就退了。”



【转载说明】若上述素材和内容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
文章推荐
热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