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运营

微信要把线下一切连接到网上

  日期:2014-02-10   浏览数:49

微信深度开放 “管家”思路打破商业瓶颈

一直以来,微信的商业化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把握节奏。

在腾讯的WE大会上,马化腾曾说,微信是一个连接人与服务的平台。对微信的未来发展方向定了性:微信要把线下的一切连接到网上,从以前的单纯社交的工具变成公众开放的社交服务类平台。

11月18日,腾讯在广州举行“微信 公众”合作伙伴沟通会,提出“平台化、公开化、自助化”理念,微信的全面开放让腾讯“攥牢”了手中那张移动船票。


从工具到平台


微信此次沟通会的主题是“公众”,从侧面否定了之前爆出的、微信会减缓开放步伐的传言。

此次在公众平台推出新的认证体系,微信将免费开放地理位置、客服、语音等九大高级技术接口。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微信负责人张小龙表示:“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微信能够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能让任何有想法的人都发挥自己的潜力。我想这会让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迸发出更多创新的思维,让用户享受到更多优质体验。”

2011年1月微信发布1.0版本时,其功能只是像QQ那样,连接人与人的社交工具。不过,张小龙当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象:“微信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个“生活方式”有很多解读,网上的社交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更多体现在用户在网上的“存在感”上。

张小龙想要的“生活方式”当然不仅是这个。否则微信将无异于手机QQ,这也是“两会”期间马化腾接受媒体采访时回答较多的一个问题。

马化腾当时表示,希望微信搭建一个平台,只制定最基本的规则,然后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创新涌现。

网易创始人丁磊在其近期的一封内部邮件中也提到:社交工具对熟人之间沟通的效果远低于一群对相同事物或产品有高度认同感的陌生人。这种理想的状态就需要用服务来连接。

早在这之前,微信就尝试开放平台,让更多模式融汇进来。2012年5月,微信开放API接口给第三方应用。8月,微信公众平台一上线就受到业界关注。数据显示:微信已有2.719亿合并月活跃账户。

仅仅过了3个月,在以“开放变革”为主题的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上,微信公布了平台策略:以服务为主进行平台搭建。

微信所说的服务是指能为用户提供服务价值的团体。比如,航空公司的微信查询航班等。

北京之行后,微信团队开始思考如何把微信上的整个服务过程形成闭环,而不仅仅是企业形象和信息发布的平台。一个月后,微信支付诞生。

微信产品部副总经理张颖透露,手机充值、购买电影票、彩票、商品券、收看互联网电视付费节目,图片打印、购买咖啡等功能都可以通过微信实现。据了解,微信支付可以分为扫码支付、APP内支付和公众号支付三种。

业内人士认为,微信支付的普及实现了从线上到线下的完整闭环,打通了O2O的最后一环。

从“经营者”到“管家”

因为新浪微博的前车之鉴,腾讯对微信的商业化一直持谨慎态度。

虽然完成了“人”(用户)“物”(服务)“钱”(支付)的连接后,微信已经具备了经营的商业模式。但腾讯并不想把微信打造成一个生产工具,而是生态环境。

“每一个公众号都是一个APP。”张颖说过。

正如苹果打造的APP体系,很多企业、用户在苹果系统中提供终端,苹果的责任是制定生态中的规则并进行管理,最后这些用户和因终端所产生的所有联系全在苹果系统内产生。

微信对自己的定位是管家而非商人。和苹果不同的是,微信中的公众账号全是免费的。10月中旬,微信对公众账号收费的消息传出,但当时腾讯并没有回应。“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是免费的,接下来继续开放的接口也会是免费的。” 微信产品部助理总经理曾鸣说。

事实上,张小龙在最初设计微信时就已经放进“管家”的思路。比如不会让微信变成一个非常重的应用,有了微信所有APP都不用自己做了,用户可以在微信上开拓模式,微信负责管理并提供技术等服务支持。

不过,微信在运营过程中,腾讯的想法也是有变化的。张小龙曾经认为,微信公众账号不会做太多深度的开放,为的是把微信做得更“轻”。

在6月份的合作伙伴大会上,曾鸣提出,微信公众账号不是一个纯粹的营销工具。必须要让公众账号提供最体现企业价值的东西。

但此次微信开放九大接口却是一个更加“深度的开放”姿态。不过,从其开放的接口来看,微信更多的是在向用户提供挖掘自身价值的工具,比如向第三方微信公众账号提供一套基于地理位置的综合解决方案,支持那些提供LBS的生活服务类企业。而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对于搜索信息和公安局的事故处理有很大帮助。


【转载说明】若上述素材和内容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
文章推荐
热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