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运营

90后社交,最想要的是什么?

  日期:2016-01-19   浏览数:76

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最不该忽视的群体就是九零后,90后人群在网络环境中的意见表达,呈现出其独有的特征。如果你的创业项目定位于90后,我们可提供一个通用版的“商业计划书”。

来自:拇指巴士


全国数量达到1.4亿的90后,显然已经成为手机第三屏上最活跃的群体。移动端上,围绕移动应用的竞争从未停止,以微信为代表的熟人社交,以秘密为代表的匿名社交,基于地理位置的交友社区陌陌,同性社交的Zank......只要你想到的,差不多已经被这些活跃度极高的APP瓜分完毕,难道满足用户社交需求的想象力就此终结了吗?钛媒体编辑试图以基于调研的分析,来探讨一个话题:90后人群对于移动社交还有哪些可能的需求?

【90后需求关键词:筛选】

首先,从本质上看,社交就是联系。而联系就是解决距离,但是同一个人和A的距离,与和B的距离很多时候不是等距离的,现在的社交关系,除了最常联系的那几个人之外可能全部都是弱连接关系。那我们就需要既能维护现有关系,又能得到周围人信息的方法,由于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所以关键的一点就是不需要天天联系。除此之外,以微信朋友圈为例,现在充斥着很多买卖交易、心灵鸡汤,这些信息我们不愿意看到,甚至是厌恶的,然而发送这条更新的人恰好是朋友,一方面不能拉入黑名单,另一方面,对方发送的讯息有时很干货,充满趣味,但如果屏蔽了就无法看到对方的任何更新。

所以,从用户需求角度,我们会很自然的想到是否有一种方法可以屏蔽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只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因此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基本判断:下一个社交需求的关键词就两个字:筛选。也就是说,把所有好友的朋友圈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都聚合一起,这个想法是好的,不单是90后,也是大多数人的需求,那该如何实现?单是敏感词屏蔽,就需要很强的内容分析能力,或者可以直接利用大数据监测平时的阅读习惯和喜好?需求到了这里,就遇到了瓶颈,很难突破,当前的大数据也只是炒概念。以上就说明,即便当下的社交产品能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到了一定阶段,还是会发现新的需求,这恰恰和90后善于发现、敏感的心理相切合。

【90后的移动社交特点】

调研形式:问卷调查/陌生访谈

调研范围:在读、在职两个细分90后人群

作为当下最具代表性的90后,这个社会给予了他们太多标签:叛逆、另类、自我......但提到社交产品,又不得不说,90后着实是与移动互联网关系最亲密的一代。

根据统计表明,中国的“90后”约有1.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7%左右;而在个人上网设备中,90后用户通常使用的设备是手机,占比接近40%。为此,钛媒记者在一周时间里,采访了17位90后在校学生,以及13位90后在职人群(再次注明,此次调查针对的是两个90后细分群体的小批量田野调查)。

笔者对样本人群的走访,本着对于九零后人群在现象层面的观察,希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过调查和后期的分析,钛媒体团队总结出了90后人群在移动生活中体现的几大特点:

一 、少耐心,喜欢快消性产品,乐于网购

二、反权威、更自我

三、喜欢尝试新的事物,但也容易被鼓动

四、对社交媒体重度依赖

五、注重简单的分享,主动创造性不强

在调查过程中,一位受访者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对笔者说:“作为90后,比如我,甚至身边的室友、朋友,找实习或者找工作更注重工作是否开心是否有兴趣,而不是非常在意工资,喜欢晒一切自己觉得厉害的东西,以满足认同感,有种炫耀的心理。”

但这位受访者在深入访谈中同时坦言,有时候看到朋友各种晒幸福,会带来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不满,由于思绪很敏感,就会觉得很矛盾,甚至是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如果说70、80后的成长是跟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脚步,那么如今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则造就了90后这个特殊群体。

【目前国内社交产品市场的格局和特性】

以微信为代表的熟人社交,以秘密为代表的匿名社交,基于地理位置的陌陌,甚至最近比较火爆的短视频社交美拍——这些应用最终能够风靡,根本原因在于:用户分享与猎奇的本质需求和欲望。

社交应用鼻祖Facebook当年崛起,也正是率先发掘出了网络用户强烈的社交需求。

当然,光抓住用户心理只是一个开头,从Twitter到Instagram,产品本身都具备新鲜、有趣、有用、好玩儿等特点,才得以有效保持高强度的用户黏性,促使用户互动、分享,同时获得大量UGC内容。

主流社交产品暂且不论,基于兴趣图谱的社交产品就已经数不胜数。每一款社交产品都聚集着独有的人群,形成一个小圈子,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潜意识的为自己贴上标签,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圈子,然后在圈子里交流、分享。

如果我们回溯移动互联网之前的历史,如今的线上社群,恰恰是之前线下社交圈的转化,都是以“共同点”来维持关系。但随着我们使用的社交产品越来越多,用户很难不产生厌倦感。当下社交产品同质化过于严重,熟人社交似乎已经没有新意和新玩法。这也正是充满猎奇、刺激的私密社交之所以火起来的原因。

关于90后产品的【商业计划书】

目标市场(人群):90后

人群特点:社交产品重度用户、自我、缺乏耐心和坚持

产品构想(功能特色):

1、在满足社交需求的基础上,产品能过滤筛选个人喜欢的信息

2、伴随微信的开放以及一些社交产品新增更多功能,可以看出社交产品几乎是朝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趋势发展,未来可能有一个简单、闭合的产品替代微信也说不定。

3、功能上最好是可以让用户减少对手机和社交产品的依赖

4、90后是一群注意力被分散的群体,但90后有着自己的梦想,沉浸自我表现的他们朋友圈里说梦想担心会被嘲笑,这就需要一个地方(社区),能够让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梦想。如果这款产品可以为用户提供梦想实现计划,甚至是进度跟踪,这样用户每天打开看到的是自己的进步,会很有自我成就感。

市场规模:1.4亿90后群体(正在冉冉升起的00后也可以列入其中)

竞争格局:当下社交产品基本满足用户需求,市场趋于饱和,想要改变用户习惯很难,排除几支主流社交产品之外,即便是创新性社交产品推向市场进度也很缓慢,但这样的市场格局下,也让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产品、整合资源。

市场时机:社交产品的乱象,很多所谓的硬性需求都是被营销人士炒出来的,禁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迫使人们需要一款简单、有趣、好玩的产品取代当下的社交方式。

【调查结论】

关于竞争优势、产品成功的必要条件,颠覆性的创新将是最大的竞争优势。在营销方面,罗永浩着实是一个值得参考的例子,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懂得制造话题、吸引媒体和受众注意力的人物,他很明白用户想什么,善于揣摩大众心理。而且在手机市场饱和,很难突破的市场现状,他的宣传点在于情怀和坚持,不为输赢,只为认真,他所宣传的不再是一款产品,而是凸显了一种情怀。创业难,守业更难已经是再熟悉不过的话题,所谓“剩者为王”说的就是能够在创业路上坚持下来的团队。

事实上,在调查过程中钛媒体团队发现,很多90后不知道自己究竟还有哪些需求没有满足,甚至有人说,如果有一款产品能够每天早晨告诉我该穿什么衣服,买东西该选择哪件,就太好了。这话也正透露了当下很多90后的“选择恐惧症”。

90后这个群体,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谁先把90后的社交模式琢磨透彻,谁将占领市场高地,然而对于创业团队来说,首先要做的是针对某一个更细分的90后群体,通过精细的数据和调查,得出最简可行产品(MVP),在此基础上扩展,深入优化,从而得出最佳解决方案


【转载说明】若上述素材和内容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
文章推荐
热门软件